各位同學:
根據《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提出的“嚴格實行論文查重和抽檢制度,建立健全盲審制度”、《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4号)的指示精神,以及近期教育部制定并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的指導意見,為進一步提高我校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營造學術誠信氛圍,杜絕論文抄襲行為的發生,我校本屆畢業論文(設計)的查重工作安排如下:
一、檢測對象
2021屆所有本科畢業生(含專升本、輔修雙學位)畢業設計(論文、創作)。
二、檢測内容
2021屆全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創作)全文檢測。
三、檢測系統
檢測軟件為“G·格子達論文檢測系統”;
學院管理員、教師和學生登錄入口均為:http://www.gocheck.cn/
四、檢測時間
1.首次檢測:截止到答辯前一周,不晚于5月28日。學生上傳已完成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檢測,指導教師認真審查每位學生檢測結果,給出詳細的論文修改意見。
2.各學院管理員将畢業論文定稿統一檢測時間截止為答辯前,不晚于6月5日。
3.學校畢業論文終稿檢測時間截止為6月15日。
五、檢測方式及流程
(一)查重要求
1.畢業設計(論文)重複率以全院統一的G·格子達論文檢測系統出具的論文檢測報告中“總相似比R” (指被檢測畢業論文(畢業設計)與非本人學術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數占全文的百分比)參數為準,R值(重複率)不得超過20%,其中近兩年課題或内容重複率小于10%。
2.教務處統一錄入各院部信息,并通知各院部賬号及密碼,請各位老師、同學按步驟盡快激活賬号修改密碼,以免賬号被他人登陸影響使用。
3.登錄信息:指導老師和學生自行登錄G·格子達論文檢測系統官網,根據教務處下發的賬号和密碼登錄系統。
學生賬号:1523+學生學号(例:1523B2017111111),初始密碼:出生年月日(例:19770113)如(首次登陸需修改密碼);
院部管理員和指導教師用戶名和密碼由教務處統一下發通知。
4.查重管理流程:采取學生自檢-學院答辯前全檢-教務處抽檢-答辯後定稿自查-教務處全檢的方式。
5.檢測次數由教務處管理員統一分配,學生每人分配1次免費檢測次數,請合理利用。
6.2021屆所有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應在論文答辯前完成自檢和學院審核全檢。
7.學生上傳到系統進行檢測的畢業設計(論文)必須與本人實際作品一緻,否則取消答辯資格并由院部嚴肅處理。指導教師對學生提交檢測的論文負有審核把關責任。
8.G·格子達論文引用系統是學院認可官方論文查重渠道,每位學生務必通過學校統一分配賬戶進行查重檢測,檢測結果以檢測報告中總體相似度為準。
(二)學生自檢
學生可在“論文檢測”模塊提交自己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檢測。送檢文檔命名格式為:院部_專業班級_學号_姓名_論文題目,例如:土木工程學院路橋3班周志強學号為B2016111111,其論文題目是《田家坳大橋初步設計》,則電子版文件名應為:“土木工程學院_16路橋3班_B2016111111_周志強_田家坳大橋初步設計”。可以是Word文件(doc/docx) 或wps格式文件,最大支持200M,單個文檔字數限制50字-30萬字。如果送檢文檔是已發表過的論文,或引用過作者自己之前發表過的論文,請将該篇論文按“作者姓名_文獻标題.doc”的格式命名,便于系統提取作者姓名。學生需在論文答辯前一周(不晚于5月28日)完成終稿檢測,并通知指導教師審閱學生論文檢測情況。學生自我檢測結果僅作為教師指導和學生畢業設計(論文)修改完善的參考依據。
(三)院部全檢
1. 各院部于答辯前一周(不晚于6月5日)完成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終稿查重,且各學院管理員根據G·格子達系統分配的賬号和次數上傳學生終稿壓縮文件進行統一檢測,并統計終稿初次查重率的彙總結果,統一檢測不通過(查重率>20%)的學生,不能參加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由學院通知查重率高于20%的學生并要求指導教師根據檢測結果指導學生進行相應修改或重做,修改後的作品須由學院再次檢測,檢測合格者(查重率≤20%)方能參與答辯。仍未通過者,則取消該生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資格(按照具體認定和處理辦法執行)。檢測結束後,各學院統計查重率彙總結果,及時将檢測結果告知學生和指導教師,并報送教務處。本次統一檢測結果作為參加答辯和成績評定的依據。
(四)教務處抽查
學生終稿統檢後,教務處會對各學院的普查結果進行審核,并按照10%的比例進行抽查,各學院将被抽查的畢業設計(論文)電子稿彙總後報教務處,由教務處統一實施檢測,抽查結果在畢業答辯前5天反饋至各學院。如有學生普查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取消不合格者答辯資格,且教務處将對學院畢業設計(論文)抽檢結果予以通報(抽檢工作由教務處實踐科組織安排,另行通知)。
(五)答辯後定稿全檢
1.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工作完成後,各學院通知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定稿進行最終檢測,學生須具備G·格子達系統檢測合格報告首頁(簡明打版.pdf),系部須确保參加答辯的論文(設計)符合學院要求,審核定稿論文和查重報告所檢論文是否一緻,并簽字确認。檢測報告一并裝入論文檔案袋保存。
2.各學院收集、整理答辯通過的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電子版定稿并将畢業論文(設計)電子版定稿統一發送至教務處實踐教學科,每篇論文(設計)電子檔命名方式為:“學院_班級_學号_姓名_論文題目”。答辯之後由教務處統一對所有答辯合格的畢業論文(設計)定稿再次進行查重,凡查重所得相似比不符合要求者,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計為不及格。
六、檢測結果的性質認定及其處理
各學院依據檢測報告書中的文字複制比對疑似有學術不端行為的性質進行初步認定,将認定結果報教務處,再報學院學術委員會專家進一步認定。
結果等級 |
檢測結果 |
性質初步認定 |
處理意見 |
A |
R≤10% |
可推薦參評校級、省級優秀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評選 |
|
B |
R≤20% |
通過檢測,可參與答辯 |
是否修改由指導教師決定。 |
C |
20%<R≤40% |
疑似有抄襲行為 |
1.修改後複檢1次,如通過,則可參加答辯; 2.如複檢仍未通過,學院組織專家組進行鑒定,根據認定結果作出如下之一的處理:再次修改通過的,至少三個月後給予資格答辯;一年内需重修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取消答辯資格,成績計“不及格”。 |
D |
R>40% |
疑似有嚴重抄襲行為 |
學院組織專家組進行鑒定如确認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存在嚴重抄襲行為,專家組出具鑒定報告,學院簽署意見後,報校教務處備案,同時取消答辯資格,成績計“不及格”。 |
注:R為文字複制比,是指被檢測畢業設計(論文)與非本人學術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數占全文的百分比。
七、其他說明
1.檢測結果僅作為判斷參考,最終的認定由學院、學院學術委員會專家組人工鑒定,是否有學術不端行為由專家組給出結論。
2.進行檢測僅能預防畢業設計(論文)寫作中出現的非正常引用、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無法保證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質量。各學院及指導教師應加強管理,精心指導,督促學生遵循學術研究的基本規範,确保我校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水平、質量的穩步提高。